Tag Archives: 澳門

澳門維穏、醜態畢露

澳門維穏、醜態畢露

2014-7-3 13:56:22

2014年7月1日,香港人無懼風雨,參與遊行。

2014年7月1日,香港人無懼風雨,參與遊行。

【文:陸偉聰】

香港七一大遊行,數以十萬計的港人不斷湧上街頭,這是一埸波瀾壯闊的公民運動,今天香港人的勇敢,歷史不會忘記。而事實告訴我們,當一個社會出現了政治特權階級,社會公義不斷被他們踐踏的時候,成千上萬憤怒的民眾只得走出來,為的是向當權者說「不」。

澳門自從上次「離補法案」激發起大規模反政府示威之後,言論自由受到一波接一波禁聲行動的衝激,澳門人被壓得透不過氣來,先是澳門大學學者被禁聲,更有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因在課堂上談論澳門的政治被校方開除,日前澳大畢業禮上又有學生作無聲抗議時被保安馬上押走,澳門的傳媒早已迂腐不堪,澳門人想發聲的空間真的日漸見小,事實上除了滅聲行動之外,當權者還透過多種不同的維穏機器,以營造澳門社會和諧穏定的氣氛!這些機器包括了政治機構、民間社團及網絡組織等多個層面。

在政治機構方面:澳門適逢特首換屆, 6月29日澳門特區第四屆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名單塵埃落定,推選出了所謂具廣泛代性的400人,授權由他們來選特首,包括了四大界別來自教育、體育、勞工、社會服務、宗教、工商業、專業人士、立法會及中共政制系統代表等各路人馬,但這400人從何而來?原來其中344人是從5466名合資格的投票人手中選出( 而其餘的56人是必然委員無需參與選舉),選委會憑什麽決定這5466人合資格投票,這就是關鍵所在,合資格人士一般是來自政府所接受的社團或組織的代表,而這些社團或組織基本上是分佈在和政府關係良好的政治族群之中,所以特首選舉委員會是一個撤頭撤尾的維穏機構!

本屆選委名額由原來的300人增至400人,有些政界人士公然表示感謝中央的恩惠,說名額增加了100個是社會一種民主的進步,令選委會更具廣泛代表性,這些言論如此是非顛倒,只有維穏動物才能說得出口,可見選委如何發揮了維穏的作用!須知,在一個真正民主而公平的政治制度下,選委會這種畸形的機構根本不存在,因為由5466人所產生的任何一個選委,完全沒有公民一人一票的認受基礎,就算以界別代表合法性的角度來分析,也不見得選委會投票人有合法代表成分,以教育界為例,根據澳門統計局數字,澳門大約有7488名教師,而選委會中教育界卻只得292人有資格投票,只佔教師總人數不到4%,為何292人有資格投票,而其他7000多教師卻沒有資格,而這4%的人竟可大聲說可取代其他96%的人選代表,真是荒謬絕倫!因此選委會只是一部為社會製造政治特權階級的機器,增加100個選委名額意味著社會上多了100個政治特權階級,只為統治者增添更多的維穏者而已。

在民間社團和網絡組織方面:最近澳門出現了一個名為「真澳門良心」或「真澳門學社」的社交網,他們由建制派人士組織,像「愛港力」之流出來漫罵那些為澳門人爭取民主和社會公義的社運人士,又有教育界身兼澳區人大代表身份的李沛霖致函該組織表態支持,以一個有幾十年經驗的資深教育工作者而言,為了個人名利落得如此反智,實是澳門教育界之悲哀。除此之外,街總理事長吳小麗在網上公開發言,指責一些年青人在特首選委會投票站外對選委送「醜」字的行為,說是針對選委個人尊嚴的攻擊,當然對於把個人尊嚴都押給了特區政府給予利益的人來說,看到一個「醜」字必然反感,這是很自然的事。所以這是統治者透過民間維穏社團和網絡去打擊反對聲音的技俩,企圖誤導一些不求甚解的人去攻擊年青社運人士。

今年3月12日廣東省陸豐市烏坎村村長選舉,在6000多名村民一人一票的選舉中,用選票趕走了貪官,選出了他們自己滿意的村長。如今對管治超過六十萬人口的澳門特首選舉僅由400人來定奪,這比起一條小村子的選舉都不如!很明顯統治者為求掩飾其公民的認受性,維穏措施將會層出不窮,以營造出一個備受各方擁戴的政權形象,總之特首一日由選委會這種「小村子」都不如的制度選出來,市民就沒有好日子過,因為特首的老闆不是你,這種不公平的政治制度一日不改,最終只會導致像香港百萬人上街示威的結果,別無他選!

 

作者簡介:澳門理工學院前社工系系主任

別讓光環褪色 — 致社運青年領袖

2014-7-7 12:49:14

圖:wikipedia

圖:wikipedia

【文:李柏文】

澳門光輝五月過後,又迎來了創人數新高的六四集會。小城在一片霧霾當中,彷彿又看見一線曙光。我是一名逃兵,旅居國外,五二五、五二七和六四都無法回澳身體力行。那一個星期也只能坐在公司電腦前刷facebook等愛暪日報和澳門良心的最新消息,然後再到主場和論盡看報導和評論。漸漸地,社交網絡成了我了解澳門時事的最主要來源。現在回想起來,這場公民運動之可以成功,一眾新媒體和網絡群組猶關重要。是你們努力衝破傳統媒體對輿論的控制,暴露社會各種醜惡,喚醒了我們這一代的公民意識。在此對幾位青年領袖由衷致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社交網絡既可在數星期內凝聚兩萬人到同一理念底下,亦可在短時間內摧毀一個運動的號召力。猶其經過五二五一役,幾位領頭人的形象實際上己和澳門新一代社會運動綑綁在一起。今天你們在臉書上的每一個句點,不僅代表你個人的所思所想,更代表了運動背後的理念。

無論你是否願意,這就是隨光環而來的能力與責任,各位更應額外小心去行使這份影響力。例如在最近的兩起醫療事故中,動員網絡力量去引起民眾關注事件,為事主籌款,本為爭取公義。評論事件本身,亦是對相關部門的監管。但若評論離開了事件,在未有水落石出前便籠統地委過於醫療系統,甚至質疑整個公共醫療團隊的專業操守,這便立即異化了系統內的千多名醫者。同樣道理也能套用在那些公務在身的紀律部隊人員,以及那些沒機會為真理發聲的傳統媒體工作者,甚至那些參與小圈子投票的人。他們未必同道,但決不是敵人。

負面的言論都是雙面刃。今天我們雖然站在道德高地,但不斷強調他者與我們在高度上的差異,只會把他們推向建制,最後發現自己孤身獨站在山崗上吶喊。我們並不需要敵人。我們希望看見的是制度上的改變,是向民主社會前進的步伐,是公民素質的提升,而不是對每一個建制中人的鞭撻。更何況,澳門五十萬人活在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多少人能正氣凛然地說自己可鶴立於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網之外?未計傳統社團和政商圈子,公務員系統就二萬五人;身邊正在考、將要考、或己經考過的朋輩十隻手指加埋腳指都數唔哂。我們又如何忍心把他們劃在戰線的對面?這不是和理非非,不是低頭,不是妥協,是認清澳門的政治現實,然後釐定公民運動的方向和高度。

回到社交網絡,今天建制中人亦不甘後人搞了個群組,加入口水戰試圖影響輿論。在招牌前此地無銀加個‘真’字,未必能把翻版變正版,但你不能否認,群組中的言論觀點仍為很多澳門人所受落;其中順帶的攻擊抺黑,亦相當能動搖剛發芽的社會運動。澳門人從來和諧,抗爭很易被矮化為‘搞事’,發聲很易被抺黑為‘為反而反’。

要保留光輝五月所累積的號召力,各位青年領袖更應協調社交網絡策略,謹慎言論,統一部署:要繼續為弱勢發聲,為社會爭取公義,但避免攻擊和異化其他群體。對於抺黑攻擊,可澄清便澄清,但不要掉進罵戰。更無必要把學社內部的分歧放到網絡。出口還是出力,熟是熟非,我們圍外人無法判斷,亦無興趣判斷,看在眼裏只會心痛和產生更多懷疑。香港泛民的內鬥內耗,台灣的大陽花學運後的山頭主義,都是前車可鑑。幾位常說要參考二地的社運經驗,希望幾位可以參考他人成功之處,更能警惕失敗之因由。

我不知道人民的眼光是否一定雪亮,但抵禦過這些考驗,我肯定各位會歷煉為更成熟的政治領袖,亦會嬴得更多支持。你們己經用勇氣和付出說服了我。現在請繼續以高度和眼界說服餘下的四十八萬澳門人,澳門的希望在你們手上。

 

作者簡介:一個土生土長澳門人,雖旅居海外,心繫港澳

誰是澳門之子?

2014-6-5 11:49:53

圖:蘇嘉豪 facebook

圖:蘇嘉豪 facebook

【文:陸偉聰】

今天看到澳門良心成員蘇嘉豪在自己facebook上寫的一段訊息,十分感動!其中有兩句話很有意思,他說:「努力留給自己、光榮歸於大家。」,又說『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年輕人。』,話中流露出一種謙卑和踏實的內涵,這種成熟而又進取的心態,是一個優良的社運人才,希望澳門能多幾個這樣的年輕人!

我不認識蘇嘉豪,只從傳媒報導中知道他,光輝的五月過後,「蘇嘉豪」三個字被更多人所熟識,他成為報章、電台、電視等很多媒體爭相採訪的對象,他說邀約的電話響過不停,但此刻筆者腦海浮現出去年他在立法會門外送柿給議員的場面,當時沒有一個議員接柿,一個不知好歹的小伙子,竟敢影射權貴說他們「無柿」,在這班與騙子無異的議員心目中,蘇嘉豪只是個瘋子。

看到他當日聲嘶力竭時,沒有誰去理會他,沒有多少個傳媒去報導他,筆者感到一份心酸,我明白這種孤身獨行的滋味是很不好受,可幸這個年青人還堅持下去,一路走來,到了今天他的路才寬敞了些,戰友才多了些,終於在成不驕、敗不屢的努力下,證明了他不是瘋子,而是名符其實的澳門之子。

筆者不想在此刻意塑造英雄人物,一向也不贊成偶像崇拜,而且今次成功的反「離補」法案行動,也不只是他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很多不熟識的名字和一些默默耕耘的朋友,本人同樣對他們致以崇高敬意,但在我的認知裏,蘇嘉豪已不只是一個年青人的名字,應該是一個尋求社會公義、反對強權的代號,這樣說如果對蘇嘉豪本人造成太大心理壓力的話,筆者先說聲抱歉!但事實上,澳門的社會真的很需要多些像蘇嘉豪這樣的澳門之子,只要本著一份赤子之心,澳門之子不一定要出來當特首,只要他們站出來監督政府就很足夠了!

 

作者簡介:澳門人,澳門理工學院前社工系系主任,曾為澳門多個社會組織的發起人和擔任多個社會公職。

示威後,崔世安的三種策略

2014-5-27 10:50:51

澳門5月25號的遊行圖片,天光仔攝

澳門5月25號的遊行圖片,天光仔攝

【文:Davis Why】

與前任的何厚鏵比較,崔世安並無太突出的政績。星期日前,如果崔世安突然離任,相信多數人都不會覺得4年來的澳門有何難忘時刻,腦海中可能只是他當年不普通的普通話宣誓。然而一個《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簡稱「離補」)法案卻將一切改觀,竟然在表決前兩日(5月25日)促成澳門自八九民運以來最大規模、超過二萬人的遊行,事到如今,這場危機到底會如何解決呢?我們不妨從崔世安的角度考慮這個問題,看看有何策略可供選擇。

策略一:速戰速決

崔世安雖然在遊行翌日請求立法會主席中止討論和表決法案(並非撒回),但也可以在短時間內為法案提出小修小補(甚至毫不修改)後,讓立法會火速重新審議、馬上表決。以大多數議員長期支持政府的履歷,不通過的機會微乎其微。就算在民主陣營外有個別議員臨場反對,也遠遠不足為患。不過這樣做雖然短期內可以立於不敗之地,但強行通過的法案注定認受性極低。之後爆發更大規模的示威的話,就絕非建制力量能夠有效處理。再者,立法會的威信會大受打擊,而且加深市民對選舉制度的質疑。由於多數的議員並非直選,倘若選舉制度依舊,就算經過下屆的選舉也無法讓立法會重拾公信力。對他個人而言,法案可以通過,巨款將來也可袋袋平安,但消耗的卻是他自身和議員的民望,以及立法機構的地位。

策略二:長期作戰

不撤回,亦不急於通過;加緊動員,撥出更大的宣傳資源。社團動員、媒體攻勢和現金分享一直是澳門建制的三大法寶,07年勞動節遊行翌日各大報章上支持政府的「社團聲明」就極有象徵意義。今次遊行當日的《澳門日報》上登有大量學者對「離補」法案的支持,以及對「為反對而反對」的指責。只要崔世安示意,中文的傳媒就算不惟命是從,而不敢發出異聲。長期作戰的態度可以穩定建制內部、特別是身先事卒的社團的軍心,以最大的能量去招呼反對陣營,慢慢爭取優勢。雖然會將直選議員長期暴露在議題的爭拗之間,不過四兩撥千斤、間中採取中間態度(態度包括:呼喻克制冷靜、從長計議、各方理性溝通等等)等技能,應該都是他們的基本功。不過,一旦反對行動長期化,網絡動員到現實上街就可能成為更多人的常態,新媒體的信息體系、以至網絡組織勢必更加成熟。如此一來,澳門的傳統中文媒體必然加速弱化。崔世安的普通話宣誓在網上傳誦至今,網絡世界的話語權誰強誰弱,他心知肚明。

策略三:撒回法案

無論撒回法案後是否將法案重新諮詢,抑或從此不提,都可以馬上解除崔世安當下的政治壓力,萬幸的話更可能搏得「順應民意」的稱許。議題終止的話,他本人和數百選委亦可在6月尾的行政長官選舉中輕鬆過場。若然選舉時「離補」依然是全城熱話,而且與他的連任合併討論,那麼縱然當選,他的得票率或高或低,都足以成為沒有投票權的市民的話題。比起沒有司法豁免權和退休金,那應該是崔特首更不樂見的情景。雖然有種種好處,不過撒回法案的話,帶頭上街「支持政府制度化建設、高官離職保障制度」的社團領袖不免會顯得跟車太貼、面目無光,可能要行政會的一席才能安撫。

四年前,崔世安接手的是在前任早就計劃好、看似可以無為而始的澳門。他知道自己沒有市民認受,有的只是大社團大家族的支持。沒有野心、更沒有魄力的他,每年最重要的就是宣讀施政報告中現金分享的銀碼。偏偏天意弄人,今日的他竟然成功促使兩萬人上街遊行,在這方面,他難得地比前任更加成功。可能有朝一日,澳門人會尊他為「民主之父」,因為對澳門社會運動的發展,他的貢獻實在非同小可。

 

作者簡介:好遊樂、想讀書、要開飯,暫居荷蘭。

澳門政壇、污水橫流

2014-5-27 13:01:54

【文:陸偉聰】

澳門這個面積細小的城市,隨著政權更替和博彩經濟的勃起產生了巨大變化,但可惜這種變化一直朝向負面的方向發展。九九年回歸至今,社會經濟看似逄勃發展,但主要得益者並不是廣大的市民,反而社會貧富懸殊加大,市民生活質素不斷下降,政治環境趨向獨裁,政壇充斥著一片官商勾結和巧取豪奪之風,臭氣薰天!

公權私有

回歸前澳門土豪們還站在政制外經營著他們的“生意”,回歸後他們直接從葡國人手裡拿到公權力,從此行政官僚的公權私用事件便層出不窮,例如政務司司長陳麗敏的墓地醜聞,如今特首更帶頭『作法自肥,』利用公權力向立法會提出法案,意圖立法強搶社會資源,公然把數以億計的公帑轉到以他為首九個高官的私人口袋裏,人性的貪婪和無恥,在這班狗官身上真的表露無遺!這種公權私有的行為,在朝野造成惡劣的影響,特首以身作側來個作法自肥,下層的局、廰和處級高級公務員必會上行下效,整個行政體制淪為一個攫取社會資源的合法埸所,為官者將以一己私利為重,整個官場怎會以民為本,十分可悲!

賄選成風

筆者曾參與過澳門九十年代兩次的立法會直接選舉,當年的選舉氛圍沒有太嚴重的賄選行為,傳統社團最多只採用旅遊、飲早茶等蠅頭小利來壟絡選民,如今黑金政治基本成為澳門主要的選舉文化,賄賂手法層出不窮,有的用金錢直接買票,有的以顧主身份,利用調整薪酬來控制顧員分區種票,至於大排延席,公然用免費吃喝來招攬散票者更不在話下,政府對此卻視若無睹,在政府的縱容下,最後行賄者不單沒有被法律制裁反而諷刺地高票當選,堂而皇之進入立法會。

結果為澳門的政治生態種下了兩個惡果。第一、行賄者看準賄選勝出的機會遠遠高於以正當方式角逐議席,加上政府縱容態度,讓他們以後去參選更會有恃無恐,賄選變成理所當然的事。第二、賄選製造出一班無視法紀、只求私利不惜犠牲公眾利益的立法議員,這班貪婪投機者充斥議會,使這個神聖的議事殿堂成為一個巧取豪奪的交易埸,結果一幕又一幕公然侵害公眾利益和侵吞社會資源的醜劇不斷上演,這次立法會專責小組大比數通過審議離補法案便是一例。

最近習總打貪腐的行動雷厲風行,連官位高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周永康都將要成為階下囚,而今次特首提交的法案,除了離補機制之外,內容還加上特首免除刑責的條款,澳門這個小小特區行政長官竟然膽敢為自己度身訂造一個免刑責的法例,這種先將貪腐合法化,最後還加上一道免死金牌免除刑責條例的行為,比大陸的貪官還無恥百倍,真的令人髮指,俗語說如果一個人行得正,企得正,又何需用什麽免刑責條款來保護自己,莫非內裏有什麽厷機?

環環蠶食

澳門政治生態圈從既得利益者層次粗略地可劃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既得利益者的環節(也是最核心環節)主要是行政體系,這包括了特首和高官等公共機關的領導層,他們擁有合法的公權力,可支配社會公共資源,回歸之後,不少官員以權謀私,結果發生了公務運輸司司長歐文龍世紀巨貪案,揭露出政府高層官員貪贓枉法的惡行竟長達八年,涉貪款項數以億計;

第二個環節是透過官商勾結而與政府有密切利益關係的商人,政府透過直接利益輸送,讓這些人得益,而這些人透過進身立法會或行政會議等機構,組成一個特首施政保護網,為其政策護航,幫助政府打擊不同聲音,在立法會以大比數壓到一切反對力量。

第三環節的既得利益者是傳統社團或一些近年成立的建制組織,他們成為政府維穏的民間機構,當政府有需要時便動員為其弊政護駕,就如『X門同鄉會』今次高調出來撐離補法案的行動就是很噁心的例子。當然這些傳統社團和建制組織每年透過政府巨額撥款而滿肚腸肥,他們早已淪為金錢追逐者,而昔日為街坊、為工人和為師生四出奔走爭取權益而献身者已日復見少!

澳門人生活在這種臭氣薰天的政治環境內十多廿年,到今天才看到一次像樣的反政府示威遊行,真的要佩服澳門人的能耐,希望澳門人從此不再沉默,要與面對高官公權私用、官商勾結和環環蠶食社會資源的事依然默不作聲的時代劃上句號!

 

作者簡介:澳門人,澳門理工學院前社工系系主任,曾為澳門多個社會組織的發起人和擔任多個社會公職。

淺談澳門政府「離補」法案公平性

2014-5-26 17:13:33

【文: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

來論近日社會上討論得最熱烈的時事話題,相信必然是已提交立法會細則性討論的《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該法案早於去年12月17日提交立法會一般性討論及表決,結果28票贊成、3票反對(吳國昌、區錦新、高天賜)、兩人缺席(賀一誠、陳明金),以過半票數通過。

消息傳出後,不斷有反對該法案的聲音在坊間湧現,立法議員、澳門公職人員協會理事長高天賜指出自法案推出後,該會旋即接獲大量市民和公務人員的投訴,不滿未有就法案做過任何公眾諮詢或詢問公務員團體的意見,就直接提交立法會,很明顯是黑箱作業、閉門造車。高議員亦提及,現屆政府高官獲委任時,已知悉他們離任後生活不獲保障,現在自己立法,讓自己得益,做法極不恰當,強調落實法案涉及大量公帑,此舉實在有濫用市民血汗錢之嫌。

此外,其餘兩名對法案投下反對票的立法議員、新澳門學社理事吳國昌及區錦新亦同時指出,政府無能致民不聊生,高官不但不下台,還自己度身訂造自肥法案添加自己的離職補償和津貼,真的豈有此理!澳門高官離任後最多可穩袋過千萬澳門元作補償金,即使香港的高官也不會有如此厚待。澳門的官員到底是甚麼水平、做了哪些好事,市民有目共睹。如今,大家叫喊問責下台的高官,離任後反而獲得龐大補償,試問還有天理嗎?澳門人還能忍受全民用公帑養活特首及高官過世嗎?

雖然吳國昌曾要求立法會就法案作公開諮詢,奈何遭到間選及官委立法議員否決。此「離補」事件,曾於本月13日被香港傳媒《東方日報》以《澳門政府修例自肥醜陋!》的大標題在頭版大肆報道,確實使澳門政府丟臉及失禮。

對於「離補」法案的意見,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不應只怪責行政法務司

自法案推出至今,社會上很多矛頭直指行政法務司司長陳麗敏,說她貪得無厭,度身訂造自肥法案,其實這些指控實在有點不公平;大家試想一想,該法案的受惠人並非單單只有陳司長,而她亦非最大得益者,其他受惠對象還包括現任行政長官崔世安、前任行政長官何厚鏵、審計長何永安、前審計長蔡美莉、廉政專員馮文莊、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運輸工務司司長劉仕堯、保安司司長張國華、警察總局局長白英偉、海關關長徐禮行、社會文化司司長張裕,所以傳媒應該在公開場合追問他們對此法案的意見。

二、行政長官是世上最好的打工仔

按照《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四十六條法律條文指出:「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由年滿40周歲,在澳門通常居住連續滿20年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就以1個簡單的例子說明,1名符合以上條件的澳門居民,參選行政長官選舉並獲得過半票數的委員支持,成功出任行政長官,結果任期屆滿後不再競選連任或連任失敗,結果他便可以在45歲時獲得特區政府給予的離任補償及月補貼,輕輕鬆鬆退休安享餘生。然而,現職的公務人員,在退休制度上,可分為兩種,分別是退休金與公積金,退休金的供款人,需要替政府工作36年才可享有每月發放的退休金;而公積金的供款人,亦需要替政府工作25年才可得到完整款項的公積金。行政長官與一般公務人員在可退休的時段上差距這麼大,試問這樣的保障制度公平嗎?

三、為何重設退休金制度?

政府於2006年發布第8/2006號法律,關於公務人員公積金制度,並於2007年1月1日生效,主要目的是替政府減輕財政負擔,實質是剝奪新入職公務人員申請成為退休金供款人的資格,轉為公積金供款人,當年惹起很多反對聲音。然而,為何現在又重操故技,增設離任月補貼給行政長官,以及禁止工作補償給主要官員?更離譜的是除了這些補貼及補償外,他們還可享有一次性的離任補償,金額相當於澳門幣數百萬元至過千萬元不等,意味同時享有退休金及公積金的福利,這樣的做法確實豎立十分負面的榜樣,使人感到這是一個度身訂造、自肥及離譜的「離補」法案。

對澳門人樂業的反思?

2014-5-25 0:42:18

【文:檸檬林】

經濟起飛,人資短缺,本應是對本地人的大好消息。收入增加了,工資還會漲。

在資本主義中,樣樣賺到盡的商家,在人資爭奪中,也要以工人福利來吸引人資到其下工作,讓公司得以營運。但在澳門這片彈丸之地,卻因公共管理的概念落後,以使工人福利沒有很好的提升反映。

澳門政府推出保護本土工人的計劃,防止外勞輸入,如莊荷的工種。限制人工數量的提升,從而保障工人的福利,但為何還會出現種種不合理的工作要求呢?如工時長、輪班時間密等等。這種情況在其他行業中同樣出現。

這種現象,讓本應共同享受經濟起飛成果的工人們,不能享有。這是公共管理的思想落後、還是政商互惠而犧牲社會中辛勤人工的福利收入呢、還是體制的問題呢?這些都交由公眾去定斷。

筆者提議,應該由公共或慈善機構展開營運針對性的人力資源公司以援助弱勢人士的福利提升及就業。並引進行業技術和教育支援,以提升他們的競爭能力。計劃的目標包括:以人道為首要條件,增加工人對工作的滿意度;通過適當的規則後,令整體工種的工人薪酬及福利提升;以4小時一更為標準(如有需可選8小時或12小時),從而增加就業意慾及減低辛苦度;若需輪更工作,輪更便以兩個月才轉一次(反對每星期轉一次更)。

以上建議是針對工人短缺的情況下適用。但在工人大量的時候呢?是否工人們都變成廉價勞工呢?筆者認為,唯一方法是提升科技能力,配合最低工資,讓工人得以獲得較佳的福利。澳門政府現時庫存豐富,應該還富於民,讓工人體現樂業。如自動洗碗機計劃,以援助弱勢人士就業,讓老弱傷殘的就業率提升。建立高效益、易操控的社會企業。計劃目標是:增加老弱傷殘的就業人數;通過技術增加工人對工作的滿意度,以及通過適當的規模後,令整體工種的工人薪酬及福利提升。

 

作者簡介:

原文刊於〈論盡媒體

論盡媒體

澳門,用事例嚇死你(下)(2014/02/01 )

前言

上篇「澳門,用事例嚇死你(上)」刊出以後,引起了一些爭議,我想,在繼續舉出事例前,我有責任作出一些澄清。

先是文章配圖和圖片說明一事,我是先寫好文章和圖片說明,但在選相時被該圖片的震撼度所「吸引」,選了該相後忘記將說明改正,這點固然是我的疏忽,會加多留意。但如果因為此事而引來各位對我是否澳門人身份的質疑,就是我必須澄清,也不能退讓的一點。假若配圖令文章「未見官先打八十」,我也懇請各位在「鬧爆」圖片的同時,也花一點時間去讀一下拙作,裏面的事例你或許不同意,卻都是我在澳門的所見所聞,歡迎各路英雄拿出理據來討論、指正,只是「看圖作文」這指控太嚴重,我等爬格子動物不敢,亦絕不會觸碰。

還有一些堅信澳門今天是安居樂業、太平盛世的朋友,我尊重你的想法,但同時亦希望你們能接納一些不是唱好的聲音,因為我始終相信《天與地》中所言,「和諧不是一百個人說同一句話;而是一百個人說不同的話之餘,懂得互相尊重。」所以,存在差異看法時,需要的是理性討論,而非一面倒的鬥垮鬥臭,否則澳門成了一個只容得下單一聲音時,才是最嚇死人的事。同時,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作者,我必須先預告一下,下面的文字都與前一篇文章一樣,是在你們眼中看來的美好今天中挑雞蛋,是「唱衰澳門」的,假若你因為(上)篇而大動肝火,我建議你最好別看下去,人生苦短,花時間去做你認為重要的事吧!為了看我文章而後又要大動肝火,真的,不值得啊!

回應的話說完,是時候延續上篇的內容,繼交通和飲食之後,這次想說說其他嚇死你事例。

住不「喜」

早前,美國物業顧問行 Demographia發表報告,指出香港為全球最難置業的城市。而關於上車之難,我相信澳門人,特別是年輕一輩,會很有共鳴。

買樓難在澳門早己不是甚麼新鮮事,在賭業帶旺下,澳門人的收入雖普遍提升,但相比因為外資湧入而瘋狂飆升的樓價,依然差一大截,造成了澳門人今天「望樓興歎」的情況,單用文字似来不能說明問題,謹借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於20131212日發表的「房屋政策『澳人澳地』」報告中頁132中的數字來代我說話︰


由此可見,澳門人的收入縱有增長,但與樓價的升幅相比,顯然只是杯水車薪。而觀乎整個市場的發展狀況,因為澳門本身的物價升幅以及外資投入而引起樓價的強大升幅,固然是年輕人不能買樓的原因,但除此以外,地產商為滿足外來的強大消費力而「努力」推出貴價樓盤,令市面出售的房屋類型嚴重向豪宅類傾斜,亦是澳門人不能「上車」的另一元兇,結果,豪宅的單位被掃空,但長年皆是烏燈黑火,反之大部分澳門土生土長的年輕人則只能轉向申請政府的經屋和社屋,以政策介入以做到「澳人澳地」,但套施永青先生早前的一句話︰「如果特首是有本事的,應該帶領我們離開公屋,不是帶領香港人人住公屋。」把句中的用語換成澳門和社屋、經屋,其實同樣合用。

雖說近年已有不少討論,希望年輕人思考是否要視買樓為人生目標,勸諫切因當樓奴而賠上生活,但需要弄明白的一點是,買不到樓和不買樓兩者是有分別的,不買樓可以有很多原因,但假如是因為前者的發生而自欺欺人地萌生出後者,這不是改變心態,這是屈服!

澳門人對著澳門樓,住不起;而隨著香港地產商的進駐,一個又一個惡俗的樓盤名稱也被移植到澳門,看著那些「名門世家」、「金峰南岸」、「濠庭都會」等名稱,更是住也住不「喜」,甚至嚇死你。

管不到

正如剛剛引施先生的一句,一個地方的人生活得如何與當權者能力的關係,密不可分。而我認為,澳門之所以有這麼多嚇死人的事例,只因澳門有一個更嚇死人的施政班子。

若說以權謀私和利益輸送,我們有陳麗敏司長,一場「墓地門」事件足以教人佩服,正如董伯伯曾言「要離開好易,但留下來更需要勇氣」,陳司長非但留下來穩坐司長之位,更揚言要追究高天賜和歐寶蓮,這股勇氣之大,足以嚇死你。

若說罔顧市民生活,我們有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在交通、住宿、基建設施不足等眾多問題下,依然大聲疾呼澳門旅客承載力未爆煲,甚至推出題為《論區行賞》的四條步行路線。當香港的咭片蘇會因為叫香港人「等多一班車」,或為分流旅客而要在十八區增設景點而被痛罵時,不好意思,澳門人生活處所的大門早已「被」打開。

四條步行路線,將旅客的足跡由旅遊區擴展至民區範圍,令旅遊影響真正殺入澳門人的生活。

若說施政中的含糊和隱瞞,我們有新鮮滾熱辣的氹北規劃,政府本打算趕在《城規法》生效前偷步上馬,但對於事件中錯綜複雜的業權、利益關係、諮詢活動等,市民一無所知。雖說特首日前已承諾「三法」生效前,氹北不會有任何建築物獲審批,南灣CD區項目亦不會出台,但面對群眾要求撤回方案的訴求,依然無動於衷。

這些事例實在只是冰山一角,但已經足以嚇死人,但澳門人面對這個管不到澳門的政府,又能管得了多少呢?

假如你面對澳門這個無路可行、無飯可食、無車可搭、無樓可住(甚或買了也要擔心是危樓)、無法可依的社會現況,依然覺得問題不大時,我不得不對你表達我的羨慕,因為你的眼中仍然只有美好事物;但如果你認同我那些嚇死人的事例確切發生著,哪怕你只認同其中一點,我也希望你能睜開眼,好好看看今天的澳門,究竟是否真的只有一面倒的好?這個思想掙扎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但假如我們仍不吶喊,就只有窩在鐵屋裏一起死去的可能。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新年將至,謹借魯迅先生這話與大家共勉,只望一天,我們都能走出鐵屋,吸一口自由的空氣。